【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有机化学(实验)》:“党建+课程思政”同频同步,专业知识承载思想教育
“党建+课程思政”同频同步
专业知识承载思想教育
《有机化学》课程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理化性质、合成及应用等,实验课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有机合成基本技能及综合设计性实验等。自1958年建校就设立了有机化学教研室,开设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现每年有6个学院16个专业约60个班1800位本科生学习该课程,“课程思政”的受益面广。有机化学教研室现有13名教师,其中有8名教师是党员,为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理学院 杨迎花
有机教研室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支部书记杨迎花老师为带头人,自觉承担起通过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教师们积极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论学习和研讨,梳理各章节的知识点,发掘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专业角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挖掘结合点,实现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水乳相融、润物无声。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事例,深挖其德育元素,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建立“课程思政”资料库,全面开展思政教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成绩对比、同行听课等方式,了解学生及同行对课程思政的认可程度,并不断改进。
理学院有机教研室将“课程思政”与教师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协同发展,以“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为路径,实现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同频同步,努力打造有政治态度、有思想深度、有创新维度和有感情温度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形式多样的思政资源库和丰富多彩的思政教学模式。资源库立足于基础有机化学,同时涉及生物学、药物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文学等相关学科。资源库的形式灵活多样,有的是文字、图片,有的是音像及符合青年学生审美情趣的卡通动画等。“课程思政”建设和一流课程融合,老师及时捕捉最新呈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引导学生撰写时事思政小论文,在共享平台展开讨论,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模式。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期间让学生调研不同口罩的构造和防病毒的原理,撰写常见消毒剂的有效化学成分和杀菌消毒的作用原理等。
课程思政教育是根据专业课自身的特点,挖掘课程中存在的思政“亮点”,以专业知识承载思想教育,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深度融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在引人入胜、水滴石穿中实现教育目标。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巧妙地将家国情怀、民族意识、匠人精神、环保教育、职业道德等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教育学生如何做学问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典型案例一:
由乙醇与重铬酸钾的氧化反应联系到生活中警察检查酒驾。
典型案例二:
由乙烯的聚合反应引申到水立方的膜结构。
典型案例三:
有机化学实验课堂与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
经过几年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教研室对学生进行了多次调查问卷,由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在基础有机化学课和实验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是接受和认可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较好,起到了对学生理想、责任、价值观等的教育作用。
“课程思政”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各门课程都应积极探索并实践适合本课程的思政教育,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育人作为教育的生命,把立德作为教育的灵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图文来源:理学院
图文编辑:王静
审校:李瑞宁